【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Thinking】Lecture-3-implies
前言
该课程可以在 coursera 网站上免费学习,具体课程的链接就点这里跳转。
陆爻齐不太指望学完这门课就能让自己走向人生巅峰(笑,只是对于像这种方法论类型的比较感兴趣,而且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英语的机会 :)
正文
本节的内容是介绍了 implies,或者应该叫包含、蕴含。
举个例子来说明比较好,A⇒B,表示 A 蕴含 B,这里的 A 和 B 分别代表一个表达式。
注意,A 和 B 不一定要有“因果关系”,比如
“他很好看”⇒“1+3=4”
这种也算蕴含,而且还是正确的(原因后面会补充)。
蕴含的 True 和 False
和上一节一样,这个逻辑符号的式子也有 True 和 False 的结果,虽然结论是中学学过的,但为什么这样还是值得记录一下。
A⇒B,A 是前因(先前假设),B 是后果,如果两者都为真,那么结果就是真吧,像是
N>7 ⇒ N^2>40
。但是如果 A 和 B 毫无关联会怎样呢?
1+2=3 -1<0
这两条都为真,却毫无关联。规定为真,这样做的原因是无论式子是否具有意义,都能有一个定义,避免了未知状态的情况。小结一下就可以说是,
A⇒B
为真时,而且 A 也为真时,要求 B 为真。那么,什么时候
A⇒B
为假呢?只要不满足刚刚这一条即可,如果 B 为假,A 为真,就不满足A⇒B
为真时的要求,那么就是假啦。到此为止,已经讨论了
A⇒B
为真或者假的情况,但是这两种情况中的 A 都为真,如果 A 为假呢?这里就会从
A⇏B
入手,A 不包含 B,从上面的结论知道,如果 A 为真,B 为假,这个式子就为真。那么除此之外的情况,都为假。所以当 A 为假,A蕴含B的式子都为真。
A | B | A⇒B |
---|---|---|
T | T | T |
T | F | F |
F | T | T |
F | F | T |
蕴含的变形
- 从作业任务中可以学到,
A⇒B
与¬A∨B
的真假表结果一致,A⇏B
和A∧¬B
也是。这种我记得在离散当结论记来着。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LuYaoQi's Blogs!